药品是每个家庭的必备品,
这样遇到小病小痛可以及时吃药缓解病情,
如若家里有老人或小孩,
那常备药可能就更多了。
然而,药品的存放方式和条件都很有讲究
存放方式不对,治病良药可能会成为
加剧病情的“罪魁祸首”
因此,昱博士药房主任特意整理了
以下5个常见的存放误区及正确的存放建议
误区一
全家药品放一起
外用药和内服药放一起,成人药和儿童药放一起,总之全家的药品都放在一起。
存放建议:分类储存
建议药品单独购买药箱存放,不要选用金属和木质药箱,尽量使用硬质塑料材质,因后者性质稳定,有一定防潮作用;选用性质稳定的防潮剂;每次取药后,应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做到近有效期的先服用。
药品储存要做好分类摆放,外用药归外用药、口服药归口服药;多种类口服药不要混放(尤其不可无包装混放),以免找不到且保质期难以协调;按系统用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抗过敏)归类放置,必要时用标签明示;成人用药和小儿用药分开;味道异常的药(伤筋膏之类的)和无异味药物分开。
误区二
随意拆掉自带包装
不重视药品自带的包装,把原有的药品包装拆掉后随意丢弃,自行购买小药盒。
指导建议:保留药品外包装和说明书
不要为了节省收纳空间将药品外包装和说明书丢弃,时间久了会忘记药物怎么使用,不利于正确用药。丢弃原包装既影响药品稳定性及药效,不同药物混在一起,也容易串味甚至发生反应。
误区三
药品开封后依然按照有效期服用
开封后的药品还在参照原包装有效期存放使用,特别是口服液、糖浆,开封后一直存放,等下一次用得到时再用。
指导建议:糖浆、口服液开封1月后不要服用
这是很多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药品未开封时,保存期可至药品包装标示的有效期;一旦开封,有效期会因为贮藏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液体剂应在疗程内服用完毕,比如糖浆剂、口服液等因其特殊性,容易被微生物污染而产生霉变、质变,即使药品开启后冷藏保存,超过1个月后,就不要服用了。
而片剂、胶囊等容易干燥、破裂;颗粒剂、滴丸等药物容易吸潮,此类药物打开后24小时后,也不要服用了。
误区四
什么药品都放冰箱
把所有药品都放冰箱,认为冷藏可以更好地保证药品的质量,特别是药品打开以后。
指导建议:按照储存条件保存
所有的药品都要按照说明书要求的储存条件保存,不是所有药品都适合放在冰箱,我们得明白说明书上保存条件的专业词汇的意思。
遮光:指用不透光的容器包装,一般是棕色容器或黑纸包裹的无色透明容器。
密闭:指将容器密闭,以防止尘土及异物进入。
密封:指将容器密封,以防止风化、吸潮、挥发或异物进入。
冷处:指 2~10℃。常温:指 10~30℃。
干燥:指空气的相对湿度为35%~75%。
阴凉处:指不超过20℃。
凉暗处:指避光且不超过20℃。
误区五
不进行定期清理
经常都是过年前大扫除时才清理家里的药品,结果发现过期的过期、污染的污染、发霉的发霉。造成经济损失,也污染环境。
指导建议:定期清理(建议3个月清理一次)
每次取药后,应检查药品的有效期,发现有快过期的药物,最好把它放到醒目位置,以便身体出现不适时及时使用,定期淘汰过期药品。
ps:建议每3个月(季度)一定要清理一次,去除过期药品,补充不足的药品。
药品有别于一般生活用品,为了自己与家人的用药安全,在存放、使用、搭配时务必多加留意。不要过度指望通过说明书就能成为专家,也不要通过自己主观的判断就用药。
生病了,请及时就医治疗。不过在去医院就诊前,您可将家里未过期的药品及说明书带上,在医生开药时问问医生这些药能否用上,以减少已购药品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