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下,父母们对子女有着各方面的期许。可能自己或身边的亲朋好友吃过“身高不理想”的亏,所以都希望孩子能长高一点。
据媒体调研采访:91.2%的父母希望男孩长到175厘米以上,82.7%的父母希望女孩能长到165厘米以上。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国家卫计委最近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称:我国成年男性平均身高是167.1厘米,成年女性是155.8厘米。男性和女性的现实理想身高和现实身高分别存在7.9厘米和9.2厘米的差距!按照目前的身高预测,79.9%的儿童未来身高将达不到预期身高,而家长们还未意识到这一点。
咦?怎么可能,现在的孩子长得挺高的啊!
你看,我市公交车和轨道交通的儿童免费身高线已经从原来的1.2米升至1.3米。

为什么现在孩子普遍长得高,但成年身高并不理想?
其实,家长们被一种“长得高”的假象蒙蔽,孩子猛窜个儿有可能是发育提前或性早熟,导致骨骺提前闭合,缩短了生长年限,影响成年身高。
超八成的家长没有定期给孩子量身高的习惯,以至于无法尽早发现孩子矮小。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规律可循的,3岁-青春期以前:5-7厘米/年,青春期:8-10厘米/年。

如果身高没达标,一定要找原因,不能盲目等待,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超七成的家长放纵孩子晚睡,缺乏睡眠,错过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导致孩子不长个儿。
有三成的家长认为自己身高不高,孩子长得不高也很正常,“放任”不管,自由生长。影响最终身高的因素里遗传部分只占70%,后天因素占30%。既然不是百分之百,为何不努力拼一拼未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举个栗子,林书豪的父母都在1.68米左右,可林书豪长到1.91米。
还有一部分家长觉得孩子长得不高就是缺营养,大鱼大肉,滋补类药膳齐上,补成“小胖墩儿”引发性早熟,导致终身矮小。

错误的认知,源于大部分中国家长缺乏身高管理理念,觉得只有身高或者体重出现问题的儿童才需要进行身高管理。再次强调,身高管理的时间(3岁以后)越早越好,后天影响因素(营养、运动、睡眠、心理等)可在遗传身高的基础上±(5-10)厘米。营养不合理、膳食结构不均衡、不爱运动、睡得晚、情绪压抑等都制约了儿童的生长发育。
春季是万物生长的好时节,欢迎小朋友们来昱博士生长发育科找吴阿姨,助你“高”人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