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娃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现冲突,孩子们经常会因为分配玩具、游戏规则、胜负心等等原因出现冲突,这个时候,自己家的孩子被欺负了,爸妈们改如何介入?
前两天武汉一位宝妈也在某论坛发帖称,自己的孩子被游乐园另一位孩子故意推倒在地上,而这位孩子的家长只是叫孩子不要推人,并没有任何行动。没过一会,自己的孩子又被这名孩子推倒,并且后脑勺着地↓↓
这位宝妈气炸了,赶紧进到游乐园里把推人的孩子屁股打了两下,又抱起自家的孩子安抚。这时候,双方家长也因此争吵起来。
“他们一直以孩子小、他家孩子不懂事、打闹正常、我一个大人不应该打他家孩子屁股为由来对我进行谴责,以带两个孩子看不过来为借口。我打他家孩子的屁股是因为气他们没有及时进来道歉处理,没有在他家孩子第一次推别家孩子时进来制止,从对方家长对待他家孩子推别家孩子的态度,也能看出他们对自己孩子喜欢动手推人的行为并没有严格管教,我不知道我这样做是对是错,但是我不后悔……”
去年6月,在宁波一家游乐园内,一名4岁的小女孩因为和小朋友抢玩具,被小朋友的妈妈连扇耳光致整张脸红肿。
被打女孩的妈妈不在身边,孩子抬头想解释,没想到,又挨了一巴掌,被推搡得一个趔趄坐到了小椅子上,吓得捂着脸开始哭泣。事后,孩子的妈妈说:
“孩子被打的视频我真不敢看第二遍,对方简直太野蛮了。这两晚孩子总是半夜哭醒,胃口也不好,我这当妈的心都碎了。”
再例如去年9月21日,浙江温州瑞安市隆山实验小学,36岁男子林某某因其女儿与10岁男同学叶某发生口角被打致眼部疼痛而心生怨气,为此携刀到学校将叶某杀害,其场面之惨重,至今都还让人后怕。
这些事件后,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如果我们身处其中,我们到底该怎么介入才好呢?
在一档综艺节目里,明星刘芸对待这样的问题,是这样选择的:
刘芸解释说:因为如果你总是不还手,对方会觉得,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这么对你,是理所当然的。
或许有不少人担心这样做,很有可能让孩子变成会欺凌人的小霸王。刘芸想表达的是:遇上事,不要怕事。要勇敢地反击,说不!你可以做个善良的人,但不要做个懦弱的人,当有人侵犯你的权益时,必须勇敢地保护好自己。
孩子在幼儿园或者游乐场所被打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被打”不可避免。
事实上,很多时候,在遇到问题时,大人往往比孩子更容易冲动。在孩子遇到冲突时,父母的做法直接影响着孩子,言传身教,关键还在于身教,家长的自我修养,就已经告诉了孩子:面对冲突,你应该这么办。
其实,当孩子发生冲突时,了解孩子的内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并积极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比简单地告诉孩子“他打你,你也打他”或者“打人是不对的,他打人,你不能打”要好上万倍。
一天下了班,去同事家做客,她四岁的儿子已经被奶奶从幼儿园里接回来。见我们进门,礼貌地打了招呼,便漫不经心地拆着我带来的礼物。
同事发现了儿子的异常,便上前耐心地询问,在支支吾吾中儿子告诉妈妈,他在幼儿园被一个比自己更强壮的小朋友打了,而他没有还手。
“那你为什么没有打他?”同事问。“他很会打人,力气比我大,我怕打不过他。”孩子有些怯懦地回答。
“宝贝,你这样做是对的啊。你知道可能打不过他,所以你没有打回去,这说明你在思考之后,选择了更能保护自己的方式。为什么还那么不高兴呢?
“妈妈,你不会觉得我懦弱吗?”孩子的眼里有了一丝光。
“是否懦弱不是通过拳头来看的,盲目地挥拳,不是勇敢,而是鲁莽,你不鲁莽,也不懦弱。你选择把这件事情告诉妈妈,就是你勇敢面对这件事情的证据。”同事认真地对儿子说。
随后在同事的引导下,他们决定通过明天一起告诉老师或者那个男孩家长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然后,孩子兴高采烈地去玩玩具了。
同是孩子的妈妈,那一刻我很佩服同事的耐心和睿智。她那么认真地倾听了儿子内心真实的想法,解开了孩子内心的疑虑,也引导孩子去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